前几日看到一个报道,讲一车主不慎一头撞入路边民房,这个没什么,但是后来得知是因为用手机抢“红包”导致分神而发生交通事故,直接经济损失达一万多元,幸好无人员伤亡。轮谷看到这里,真的笑了,妮玛,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,真的想问那位抢红包的宝宝,你抢到的是0.01还是1万?
今天轮谷搜集了一些常见的不良驾驶行为,希望大家好好看看,自己有没有其中的有些行为,有的话,希望大家能够积极改正,确保安全行车,文明驾驶。春节就要到了,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路上行车安全。
驾驶机动车常见的不良驾驶行为有哪些?
1、向车窗外吐痰或扔废弃物。
2、不开转向灯随意频繁变更车道。
3、赤背、光脚、穿拖鞋或高跟鞋驾车。
4、左臂长时间搭在车门窗上驾车。
5、长时间右手抓变速杆球头驾车。
6、一边驾车,一边吸烟。
7、在路口或交通拥挤路段“加塞”。
8、夜间会车开远光灯。
9、长时间紧靠中心线或轧虚线行驶。
10、边驾车,边打手持电话或者抢手机红包。
哪些不良驾驶行为对汽车有损害?
1、忘记放手刹。(自动档忘记拉起脚刹)
后果:加剧驻车制动器磨损,最终导致驻车制动失效。
对策:养成挂档→放手刹→开动的操作流程,让放手刹成为习惯性动作。
2、挂空档溜车。
后果:起步时挂空档溜车,如果坡度大,可能会刹不住车,造成刹车磨损或控制不住。下坡行驶时挂空档溜车--没试过,不敢试,危险。
对策:带档起步,下坡不挂空档。
3、没做好准备就开动。
没调好座位、没调好后视镜、没系好安全带、没关注仪表警示就开车上路,后果是上路后才发现不对劲,容易慌乱,造成危险。
对策:像驾校路训时要求的那样,做好准备再上路。
4、斜着车身上下坎。
后果:由于车身斜着上下坎时,车轮是一个一个依次过坎的,造成车身离地间隙较小,增加车底擦碰坎头的机会。
对策:尽可能让车身摆正再上下坎。
5、过减速带或分道器不减速。
新手难免莽撞,或者因为没有速度感,没有降低到合适的速度再通过减速带。分道器是强制分流车辆的,不应该去跨越。否则都容易伤到减震设备。甚至伤害其他部件。
对策:降低速度过减速带;不跨分道器。
6、捂死发动机。
后果:经常“捂死”发动机,总有一天发动机点火会不灵光。
对策:行车途中制动,感觉发动机开始要抖动前踩下离合器,避免发动机熄火。车速降下来时,一定不要忘记配合降档。培养这些习惯,习惯成自然了,发动机就不会被捂死了。
7、挂档入错位。
后果:这个后果就不用说了,很严重。新手最常见的挂档入位错误是想挂1档结果挂到了3档。这时本来想降低速度准备停车的,结果车速却变快,容易坏事。
对策:没有对策,记住3档直推,4档直拉,其他档位都是要侧拉一下的。
8、行车位置靠右。
后果:车辆右方容易挂到路边物体。
对策:多开多练,找到正确的行车方位感。克服新手老觉得车辆靠右一点才更安全的通病 。
9、不善于避开路面上的微小障碍。
中国的道路上有很多阴井盖、沟坑、砂石、路面蹋陷或者垅起,这符合国情。新手技术不够熟练,面对这些情况一般只能忽略,直线碾过,牺牲轮胎,殃及减震架,时间长久,必然伤车。
对策:提前观察路面障碍,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变线绕过,保护车胎。
10、无原则换档
后果:费油、造成发动机内积碳、增加磨损等。
对策:抛弃及早回档省油的错误观念,回档之前要充分冲车,让发动机达到畅快工作状态后,再加档。
怎么保持开车最佳状态?
一、停车休息
感觉疲劳就休息,这是抵御春困最有效的方法。与其硬撑着疲劳驾驶,还不如停下,到车外活动一下,或者在车上休息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高速公路上通常每隔约50公里就会有服务区,车友们千万不可在硬路肩上停车打盹儿。另外,在车内休息时,最好给车窗留条缝隙,以保证车内空气质量。
二、按摩去困
中医按摩对抗春困也很有效果。车主如果搞不清楚穴位,问题也不大,有两种比较简单的按摩方法可以把穴位一把抓。头顶的穴位有很多,普通人只需将手指做梳子状,由前往后反复几次,就是一种简易的穴位按摩。揉揉太阳穴,或是搓搓耳朵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或者可以准备些风油精、清凉油在车上,困的时候可以用适量的风油精等涂抹在脑门儿或者太阳穴处,顿时会感觉凉飕飕的,也能提神。
三、吹风、透气或者听听音乐
1.保持车内通透明亮,犯困时不佩戴墨镜。
2.打开空气外循环系统,途中适当地打开车窗吹吹凉风、透透气。当空气不流通时更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。
3.在车内摆放柠檬或薄荷味道的熏香,有助于春季里保持清醒头脑。嗅嗅清凉油、花露水,
4.一些轻松的音乐对消除犯困有一定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