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递公司以为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成本很低,门槛不高,这实在是笼统的大跃进思维
早些时候,国内快递公司顺丰、宅急送、申通称拟进军电子商务。比照电子商务“马云们”在过去1年涉足物流业的口号和动作,似乎流通产业上下游相互整合的时代到了。惊诧中颇觉玩味。
不难-
发现,这只是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觊觎对方罢了。网商希望整合打通下游快递服务,保证网购的服务体验,提高自身的服务体系,从而抬升网购平台的价值体系。而快递业争取产业链的上游,根本来说,是利润微薄的快递产业对利润颇高的网购上游蠢蠢欲动,同时主观希望摆脱被网商控制的被动位置。
但商业市场,同样适合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道理。伴随中国的经济增长,电子商务,累积一个网购平台一个“点”;物流服务,累积一个服务体系“一张网”。在市场眼里,这个“点”和“网”,好比一颗巨钻和一望无际的田野,在价值上存在独立性。笔者一时真看不到兼容的可能性。
快递公司以为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成本很低,门槛不高,这实在是笼统的大跃进思维。一方面低估了网络消费市场累积的竞争体系,同时缺乏IT技术、经营人才、平台文化增值系统、平台反应能力、网购业态的竞争研究等。甚至可以反问,国内快递服务公司的运营,当下面临国际巨头的强大竞争,在服务经营指标“信息技术、呼叫中心、网络统筹、运营管理、财务管理、服务口碑”等环节,都遇到强大的内外压力。专注发展主业已不易,谈何分身涉足上游?
商业固然要高瞻远瞩,但很多时候必须尊重竞争、尊重现场。笔者一直反对一些乐观理论,如“快递与电子商务相互涉足,是很大的机会”。持这种理论者,或“马云们”,或拟进入电子商务的快递公司,存在一些共性:一是热衷当下资本市场的做法,是“资本流”结合“产业整合”理念的无限放大。二是喜欢用发达国家的或终极优化的模式、数据、图景,来套国内现行的走势。三是他们的口号理念,通常源于行业的竞争战术需要。
总的来说,商人的理念和观点总是很先锋很有感召力。但现实的一面,过去10年马云一直公开很多观点,但阿里巴巴随着进出口贸易形态的变化也出现微妙的经营变化。至于快递物流,“终极来说”国内最后也是仅存七八家大的快递物流公司,其中的淘汰过程有多激烈?
商业竞争的“造势”,外人只能从审美的角度去嗅到某种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