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盟or平台?专线物流的自我破局之路,方向在哪儿?
出处:运联传媒  更新时间:2018-07-22
经常说的一句话是“对物流恨得咬牙切齿,爱的刻骨铭心”,爱是十几年的沉淀与情感;恨是人生就那么短短几十年,除了物流,啥也不会。
对于一个奔五的人来说,既有十几年的血汗与总结,也有当初上了“贼船”的无奈。
回顾这十几年的经历,就想对专线物流做了一些总结,与大家分享。
4成盈利,3成白玩,3成亏损
从供到需,物流是产业链中最长的链条,节点与要素环节多,从而衍生了各种业态。
专线物流在物流作业层中属于最不受待见的物流群体,从业人数最多、业态最散、规模最小。曾经有人给物流贴上了“小散脏乱差”的标签,就是基于这些小专线物流而言的。
有数据说,我国注册的物流公司大概有80万家左右(有报道700多万家是包括了运输业户的)。在这其中,90%以上的公路零担运输是这些以专线为代表的中小物流群体完成的。他们一直用极低的成本和极高的效率完成一项点对点的运输服务。
然而,随着行业竞争升级和经营成本的持续上升,国内经济下滑等因素,专线公司的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。
据媒体报道:专线公司只有4成还能盈利,有3成在白玩,3成在亏损,并且最近这段时间,多地专线还掀起一股转让潮。部分老板到年终算账还达不到5%的净利,可以讲是“操着卖白粉的心,挣着卖白菜的钱”。
三座大山让专线不堪重负入
“大河无水小河干”。这几年,受经济下行和互联网的影响,上游客户的货量不断减少,行业内平台正逐渐兴起,企业与线路间的竞争日益残酷。
摆在行业眼前的问题是:资源过度散乱,物流从成本、效率到服务质量都不理想(这也是外部驱动行业变革的力量)。
摆在物流专线群体眼前的问题是:钱挣得越来越少了甚至不挣钱了,经营陷入困境,正面临着逐步被淘汰的风险;市场秩序日益混乱、恶性竞争普遍甚至愈演愈烈;企业发展空间严重受限。尤其是运营成本、经营模式、经营场地“三座大山”让专线小微企业,不堪重负,苦不堪言。
首先,在运营成本上,成本每年都在逐步增加,扭曲的价格形成机制难以传导上涨的成本,大多专线企业进入微利时代,传统的专线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支撑企业的健康发展。
其次,在经营模式上,受长期的粗放发展方式影响,落后的经营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专线服务质量的提升,过小、过散、过弱的市场格局已经严重阻碍了专线企业的进一步提高。
再次,在经营场地上,专线的小、散、乱、差形象,导致政府层面对行业的关注度大大降低。专线要素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愈发稀缺,拥有稳定的经营场地竟是各位专线老板奢侈的愿望。有数据统计,全国专线平均每2年搬一次家,已是标准的居无定所的弱势群体。
最后,随着电商与快递的快速发展,快递领域也在变革。快递正在开始业务下沉,快递与快运的界限越来越模糊,正在蚕食分化专线物流的业务领域。一大波新起的网络型平台也虎视眈眈,他们带着资金、带着模式结伴而来,不计成本,暴力式掠夺。
一直低着头搬着箱子的专线人,抬头间便发现,天变了。一帮有意识、有先觉的专线人,开始抱团,搞联盟、搞平台,然而,一波又一波地失败了。“相爱总是简单,相处太难”,理想最终败给了现实。
搞联盟吧,怕是作死;傍平台吧,怕是找死;啥也不干,又怕等死。专线的路,真的没有未来了么?
专线物流发展面临的契机
宏观层面
1)传统生产制造行业已经完全实现了传统生产观念向按需生产、订单式生产观念的转变。
2)在流通领域额内的我国商贸服务业,也正面临一场深刻变革。
连锁经营由传统业态向社区便利店、大型折扣店等多业态、多业种延伸,对商贸和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3)日益发展的电子商务,向传统的商务和流通发起了挑战,尤其是“新零售”概念的兴起。
微观层面
受电子商务的冲击,传统商贸也正处于全面变革时期。传统的商贸业、仓储业和配套的物流业都处在了提质、升级和改造的黄金时期,也是关键时期。
行业内部,物流行业的洗牌没有停歇。无论是因为外部的压力而迫使的行业变革与提升,还是因为要应对市场新的物流需求,都在促使物流资源从分散走向整合,以平台化的模式走向协同发展。
从联盟到平台,行业正在不断试错、演进、变革。机遇伴随着迷茫和阵痛来临。
三岔路口,一边是既爱又恨的联盟,不敢再折腾了;一边是既恨又怕的平台,还想再看看。
日子还是要过的,但怎么过呢?专线又都在怎样面对这样的节点,如何抉择?怎样破局的呢?
专线物流自我破局的发展之路
专线物流,面对这个变革的时代,也正在积极寻求突破。暂且先不讨论这些方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,大概有四个方向:
1)做大自己。不断开辟线路,力争尽快改变两点一线,形成网络化布局,提高服务能力,弥补区域服务能力的短板。
2)做强自己。不断增加小三方业务,力图使三方业务与专线业务形成互补,尽可能弥补线路单一,服务单点的缺陷。
3)不断开源,横向发展。在本地布局增加营业网点,开设门店,增加业务窗口,形成本土化网络的布局。
4)优化节流,纵向发展。增加车队,深挖利润源,强化盈利能力,提升服务水平;卡班化、快运化,使由无车承运的“轻”模式向车队运营的“重”模式方向发展。
而让人担忧的是,无论哪个方向突破,专线企业发展都面临着一个持续投入的难题。
单打独斗的企业经营模式,根本无法满足客户日益更新的需求,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跟进投入,最终只能沦为同行或企业客户的苦力工,失去竞争力。
处在物流服务价值链的最底层,也就意味着有最终失去价格话语权的可能。能否成功,有待以后时间的检验。
网站申明:系本文编辑转载,来源于网络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所有权归属原作者。如内容、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,可联系我们删除
正在被浏览的文章
新闻动态  互联网  2011-07-31
热点文章
物流问答  互联网  2017-01-08
物流问答  互联网  2017-01-08
更多精彩文章点此进入
长按下图选择“设别图中二维码”关注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