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价在悄无声息地爬高。据《新民晚报》最近的一则报道称,沪上工薪阶层三口之家一个月的日常开销,从原先的2000多元,攀升到了3000多元。本月,上海汽车牌照的拍卖价,已跃升到每张52000元,创历史新高。
物价日益高涨,这是一个毋庸讳言的事实。对高企的物价,国家千方百计在打压,但是由于种种原因,一时难以见效。
物价高企,绕不过去的一个关节点是,居高不下的成品油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一个奇怪的现象是,在国际油价大跌的当下,国内油价仍稳居高位、纹丝不动。对此,石油垄断企业是得了便宜还卖乖。前不久,中石化方面表示,这主要是定价机制方面的问题。
好像这油价维持高位并不是他们率性所为,责任不在他们身上,而是制度造成的。用油者理应为这不合理的定价机制埋单,他们这些垄断企业也理所当然应该享受由此带来的暴利。至于央企的社会责任感之类的说教,在他们的眼里,是下雨天用来遮雨挡风的阳伞,需要时拿出来亮一下,雨过天晴,也就束之高阁了。
话说回来,坚挺的油价并不是物价疯涨的唯一渊薮。但是,其在物价高涨中的蝴蝶效应,绝不可小觑。
套句发改委官员的话来说,央企的钱是全国人民的储蓄。如今人民有难,央企理应将这储蓄拿出来救急,为物价趋稳,做一点应尽的义务和贡献。况且,还不是伤筋动骨地动他们因为暴利所得来的储蓄老本,只是希望他们的手不要太狠,攫取的暴利稍微少一些而已。
笔者以为,平抑物价,央企义不容辞;油价不跌,物价难以真正回落;国内油价的定价机制必须尽快予以改革。